这个例子的设计并不是我首先想出的,我参考了原文,然后经过整理,融汇了我的Excel技巧,把它整理了出来,分析了表的生成过程,比原来的设计有一定的易学易用性。现在让大家来进行分析与 。
4、如果在落点方向的邻近交叉点有棋子(绊马腿),则不移动棋子;
5、如果不属于1-4条,且落点处无棋子,则移动棋子;
6、如果不属于1-4条,且落点处为对方棋子(非老将),则移动棋子并除去对方棋子;
7、如果不属于1-4条,且落点处为对方老将,则移动棋子,并提示战胜对方,游戏结束。
添加一个中间节点11,这样能够简化设计。然后画出因果图:
通常的设计方法就是一个表的方法,我称为一表法。但是七个因子,表格就会非常的长,让人望而却步!2^7=128,那么长的表是一般人不能做到的,在Excel里面都感觉版面不够,要是拿来考试怎么办?所以这里提供两表法。1、2、3、4只与11及21有关,可以使用一个表先处理。然后11、5、6、7有可以作为一个表。
由11因子的中介作用,合并的表二的每一个因子都对应一个表一的所有与之相同值的项,如表二中的列1就对应表一的1、9、13、16,如此对应,可生成下面的表格:
由于上表中有一些相似的项,可以考虑他们是否可以合并,所有先在Excel中把相似的项复制在一起,得到下面的表:
这样就可以生成测试用例了。其实真正的用例就在表中,只是还是要写成连菜鸟也要看得懂的文字而已。下面是用例:
用例1:如果在棋盘上,构成日字,并且不是自己方棋子,落点方向的邻近交叉点没有棋子,落点处为对方老将,则移动棋子,并提示战胜对方,游戏结束。
用例2:如果在棋盘上,构成日字,并且不是自己方棋子,落点方向的邻近交叉点没有棋子,且落点处为对方棋子(非老将),则移动棋子并除去对方棋子。
用例3:如果在棋盘上,构成日字,并且不是自己方棋子,落点方向的邻近交叉点没有棋子,且落点处无棋子,则移动棋子。
用例5:如果落点在棋盘上,不构成日字,则不移动棋子。
用例6:如果落点在棋盘上,构成日字,是自己方棋子,不移动棋子。
用例7:如果落点在棋盘上,构成日字,不是自己方棋子,落点方向的邻近交叉点上有棋子,则不移动棋子。
最新内容请见作者的GitHub页:http://qaseven.github.io/